2025年5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李葆嘉教授应邀来校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李教授先在明德楼B1202教室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作题为《人生与学术:我学故我在》的学术报告,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130余名学生及十余名教师聆听了报告。其后,李教授又在文科楼3号楼807会议室为语言学科教师作了一场题为《语言学的知与行》的专场学术报告。第一场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邓建教授主持。第二场报告会由安华林教授主持。
在面向学生的学术报告会上,李教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提炼出治学要有“铁杵磨针”的精神、“全局在胸”的气度和“明察精审”的眼力,并结合自身求学和科研经历,阐述人生并非一条直线,要培养韧劲和对知识的渴求;既要博览群书,也能潜心钻研;学术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贵在有独立的精神,要敢于提出质疑。在问答环节中,李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语言学与心理学、语言的名与实、民族语言文献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报告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邓建院长总结发言,认为本次报告对鼓舞和勉励我院青年学子坚定信念、找准定位、奋发进取有很大作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更为同学们提供了方法。
在面向教师的学术报告会上,李教授首先剖析了“语言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差异,强调应从语言学的学科特点、语言学的学术思想史、语言学的知识库、语言学问题的发现等方面理解和把握语言学的“知”,并从语言学论著的构思、语言学论著的撰写、语言学论著的修改、语言学论著的发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语言学的“行”。李教授倡导“三无境界”与“四向路线”,鼓励独立思考。报告会上,教师们积极讨论,李教授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报告有助于语言学科教师拓展学术视野,对后续教学和科研工作寻找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有很大帮助。
李葆嘉教授简介:
李葆嘉教授,章黄学派传人、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新文科”教育的先行者、南京语义学派的奠基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文学院语言科技系主任、南京师大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中心主任。现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博物馆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致力于传统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文化史、幼儿语言学、语言学史、语言科技、语言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中国传统方法与西方理论方法、微观深入考证和宏观系统阐释、语言学与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的风格,建构了用中国传统方法研治西方学术史的范式及其知识体系。发表论文260篇。出版《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中国语言文化史》《中国转型语法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的沉思》《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幼儿语言的成长:常用词汇语义系统建构》《揭开语言学史之谜》《层封的比较语言学史》《失落的西方语义学史》《作舟篇:基于西方原典的学术史追溯》等21部,编著《语言科技十二年》等18部,总主编“语言科技文库”(7个系列35种)。出版译著《汉语的祖先》《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肉身哲学》《欧洲语义学理论》《亚洲学曙光:威廉·琼斯亚洲学会纪念日演讲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