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2002年10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广东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成立。2004年10月,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成立。2016年7月,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在岭南地区独具优势,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开展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人才接续培养的创新型文科学院。

一、机构完整,平台广阔

学院下设中文系和新闻与传播系两个教学机构,另有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南海岛屿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学与粤西文化研究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等4个研究平台,并负责广东海洋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日常工作。

二、规模适中,队伍精干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55人,行政管理人员、专职辅导员1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讲师28人,助教5人;博士33人,在读博士生5人。

三、专业齐全,实力雄厚

学院现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5个本科专业,2025年上半年在校生1864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秘书学专业是广东省首批获准招生的秘书学本科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走在省内同类专业的前列,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享有盛誉。新闻学专业实力强劲,曾入选全校首批一本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2021年度全校唯一的新办专业,高起点建设,设施先进,发展迅猛。学院拥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新闻传播机构、新型媒介组织、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四、注重科研,成果突出

建院以来,教师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载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权威学术报纸者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他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90余项;获批教育部和广东省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类项目数十项。教师学术成果获各级政府奖及学会奖20余人次。

五、强调应用,特色鲜明

通过长期实践,学院建立起一套人文与应用相得益彰、理论与实践一体两翼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凸显人才培养的海洋特色和岭南文化特色,培养以“人文情怀深厚,应用能力突出,并具有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传承能力”为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毕业生。学院先后出版《青春的飞翔》《南粤走笔意纵横》《品书谈艺录》《岭南问学录》《海天抒怀》《初学录》《掇芹集》《岭海微澜》《海泮集》《海格集》《海阔集》等多部学生学术和文学作品集。一批优秀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专业和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得金奖或一等奖。

六、就业面宽,声誉良好

毕业生就业面宽,历年本科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0%。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名校。毕业生素质过硬,无论是直接就业者,还是继续深造者,都受到用人单位和所在学校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