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宿舍信息员识别心理危机信号与疏导沟通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作为“青春同路人”在宿舍“小社会”中的关键作用,近日“与你在一起”心灵驿站工作室在广学楼703教室创新开展了主题为“巧破危机迷雾阵,守护青春向阳湾”的宿舍信息员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培训。本次活动突破传统模式,将沉浸式剧本游戏与专业知识讲座巧妙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心理中心张绮琳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的专业知识讲座。培训伊始,通过剧本游戏《迷夜》,学员们进入情境,化身“心灵侦探”,通过分析剧中主人公小A“失踪”背后的复杂线索——破裂的父女关系、考研失利、压抑的黑色画作等,在模拟的室友矛盾与心理困境中抽丝剥茧。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心理危机识别的关键点和干预的全过程。

剧本演绎环节结束后,讲座采用“案例+知识”双输出模式,系统提升学员的守护能力。张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如何明辨心理危机信号,重点阐述了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忧、失眠紧张等)和抑郁症(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三低”——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的典型表现。她特别强调宿舍信息员需高度留意室友出现的“情绪突变、行为反常、消极言语、社交退缩”四大危险信号,以及朋友圈文案、异常物品等生活细节变化。

在沟通介入方面,张老师传授了温暖有效的技巧:要创造安全的氛围自然询问(如“感觉你最近不太一样,想聊聊我随时在”);做到专注倾听、减少评判,用递纸巾、陪伴散步等行动关怀代替“想开点”这类空泛的安慰;同时要尊重对方意愿,理解有时无声的陪伴也是重要的支持。
针对如何联动求助,明确了“四级联动”应急机制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室友有严重自伤或自杀倾向,必须立即启动“宿舍信息员/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监护人”的逐级上报流程。在紧急情况下,信息员需要采取直接制止危险行为、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步通知相关人员的果断措施。

此次培训通过创新的形式,将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学员们纷纷表示,从剧本中的“心灵解谜人”到现实中的“心灵观察员”,他们深刻体会到“递纸巾、陪散步”等具体行动比简单安慰更有力量。那些学到的“心理沟通技巧”和“危机识别要点”,已内化为“下次遇到情况,我能帮上忙”的底气,有效提升了守护室友心理健康的实战能力。

未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你在一起”心灵驿站工作室将持续关注学生需求,设计更多贴近校园生活的实践型活动,致力于将心理关怀切实转化为守护彼此的实际行动,让温暖在宿舍与校园中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