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钟海楼03022教室开展“湖畔讲习堂”第三期活动暨青马班学员培训班理论课,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艳梅主持,第八届青马班全体学员、各党支部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计160人参加会议。
本期讲习堂特邀学院团委书记、广东省第三批青年讲师团成员徐以国副教授作题为《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力》的专题报告。徐以国长期致力于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曾荣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十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
报告伊始,徐以国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寄语为引,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干部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其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组织活力的发挥和使命任务的达成。紧接着,他从企业管理中执行力理论的演进脉络切入,指出执行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随后,徐以国通过生动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办事效率低下,任务拖延现象普遍;二是办事质量差,应付了事心态盛行;三是办事应变力不足,面对突发情况束手无策;四是办事创造力缺乏,习惯于按部就班执行;五是办事畏难情绪严重,攻坚克难意识薄弱。他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责任感缺失、成就欲不强、理解力不高、方法不科学等多方面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徐以国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他强调,学生干部应当具备“五才”能力——能想的谋才、能写的文才、能讲的口才、能干的干才和能玩的艺才。在提升路径方面,徐以国总结出四句话:一是抓住一个重点,强化责任意识;二是提高两种能力,学习“管人”“管事”方法;三是把握三种要素,增强学习力、创造力、影响力;四是健全四种机制,将决策、实施、督导、激励约束等机制落实到位。
报告最后,徐以国对学生干部提出“思想积极,身心健康,能说会写,眼明手快”等要求。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鞭辟入里的分析解读,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张艳梅在主持讲话中指出,执行力是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学院工作落地见效的关键保障。她结合学院学风建设和作风建设实际,对学生干部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以“思想淬炼”铸魂,把准执行力的“方向盘”;二是以“能力锻炼”筑基,练就执行力的“硬本领”;三是以“作风锤炼”立行,夯实执行力的“压舱石”;四是以“担当淬炼”提质,激活执行力的“新动能”。张艳梅勉励学生干部深刻领会执行力的内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能力,努力成为思想正、能力强、作风硬、师生信赖的青年骨干,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